【烟草历程】回望西南地区烟草业建国后70年的发展历程
【烟草历程】回望西南地区烟草业建国后70年的发展历程
烟草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:“天下烟叶在西南,清香芬芳满华夏”。祖国的大西南烟区,中国烟叶生产当之无愧的“核心产区”。
一方水土孕化一方风物,气候温暖,雨热同期,光温同步,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,优越的自然条件,让这片沃土成为种植中式烤烟的理想区域。生态决定特色,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造就了西南烟叶的独特风格,成为西南烟区发展的基石。
天赐宝地,更需人力精心耕耘与呵护。回望西南烟区70年发展之路,几代烟草人与无数烟农携手躬耕于地头、守望于田间,用辛勤的汗水、改革的魄力、创新的巧思,谱写出一段西南烟区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崛起之歌。
历经步履维艰的白手起家,走过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,畅享现代烟草农业的辉煌成就,时至今日,云、贵、川、渝四省市的烟叶种植、收购量在全国烟区中的占比达70%,为中式卷烟大品牌的崛起与发展提供着最坚实的原料保障。更重要的是,西南烟区的优质烟叶大多被用于行业中高端卷烟配方,“不可或缺”“无可替代”成为众多工业企业评价西南烟叶时必用的词汇。
春播一粒种,秋收百里香。从试种“一块田”,到探索“一条路”,再到闯出“一片天”,西南烟区的蓬勃发展之路,正是中国烟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。
由弱到强 奋进崛起
与传统的北方烟区相比,西南烟区烤烟种植起步相对较晚。
20世纪30年代,日寇犯边,烽火燎原,山东、河南、安徽等当时的烟叶主产区相继沦陷,烤烟生产受到巨大影响。为了满足原料需求,自然条件优越、局势相对稳定的西南地区开始了烟叶试种的探索。
1939年,民国政府财政部在四川省郫县设立烟叶示范场,分派技术员进入农村,指导烤烟种植、烘烤与分级。什邡、绵竹、资阳、简阳等地相继开始种植烤烟,全省种烟面积从2000亩迅速扩展至1万亩左右。
也是在1939年,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在贵定县发放美国佛光烟叶种子,并试种成功。自此,贵州烟区开始形成,覆盖全省20余县。至新中国成立前,其烟叶总产量已达到35万担。
而在今天的烟叶生产大省云南,烤烟的栽培最早起源于开远县。1942年,美国优质烟种“大金元”大面积引种并推广成功,其不仅适应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,内在质量也达到了当时中国烟叶的较高水平。
历史的车轮,滚滚向前。新中国成立后,烟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经过数年发展,西南烟区烟叶质量有了较大提高,特色风格逐渐凸现,开始受到国内卷烟企业重视。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1953年,在河南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,玉溪江川、弥勒虹溪两个产区的烟叶,被国内行业代表和外国商人打出了108分的最高分,摘取了“中国烤烟质量第一”的桂冠,为西南烟叶发展竖起了新的里程碑。
20世纪50年代,早栽早种、合理密植、合理施肥、及时封顶、合理留叶等科学种植技术,逐步在西南烟区推广,改变了当地烟叶生产的面貌,显著提升了烟叶质量。尽管云贵两省种烟面积仅占全国的28%,尚无法与当时的“老大哥”黄淮烟区相比,但其典范的清香特色日益彰显。用西南烟区烟叶制作的卷烟,具有“色泽金黄、油润丰满、香气浓郁、劲头适中、吃味醇和、余味舒适”的风格,备受市场欢迎。
然而,历史的发展往往山环水绕,千回百折。自20世纪60年代后,受多种因素影响,西南烟区烤烟种植面积、烟叶产量、质量出现了不稳定局面。虽经几度起落,但烟叶在西南各省已初步成为优势产业,在全国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竞争力。
改革开放春风劲吹,千帆竞渡,秀木成林,一个属于西南烟区的黄金时代也就此到来。
伴随着烟草行业的组建,各省相继成立省级烟草公司,烤烟生产开始进入高科技、高投入、高质量、高速度、高效益发展的历程。特别是育种统一化、轮耕制度化、施肥合理化、管理科学化、烤房标准化等新的生产观念的相继引入,让西南烟区烟叶生产走上了规范化、制度化的发展道路,烟叶的成熟度、产量、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。
北烟南移,则为西南烟区提供了崛起契机。
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,一些交通便利、乡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,烟叶生产逐步萎缩。传统的黄淮烟区,农民种烟积极性有所下降。在西南烟区,则随着交通等条件的改善,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持续提高。一增一减之间,北烟南移的态势逐步形成。
1988年,云南烤烟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担,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超过了河南省而位居全国第一。与之同步,贵州、四川等省种烟面积也稳步提升。及至20世纪90年代,西南烟区已经完全取代黄淮烟区,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。
筚路蓝缕、白手起家,受制于区域经济、交通、劳动力素质、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,起步之初的西南烟区在全国烟区中并不占优势。但是,一代代烟草人始终在探索着最适宜当地的种植区域、烟叶品种和种植、烘烤技术,寻求着依托自然条件打造特色优质烟叶的突破之道,最终实现了在发展中 “弯道超车”。此后,虽然西南烟区也经历过发展中起伏波动的“阵痛”,但这份“求最好、做最好”的初心,始终影响着后来的一批批烟叶工作者和烟农,成为西南烟区持续发展的“精气神”。
现代之路 沧桑巨变
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的凤凰村,曾长期因为贫穷被人叫做“鸦乌村”。
2008年,一个新鲜名词“现代烟草农业”刷上了鸦乌村村委会的外墙。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1条7.44公里的烟叶种植区主干道建成了,19条共25.08公里的田间机耕路修好了,32条共29公里的排灌沟渠贯通了,7个总容量4558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出现在山顶上,近450公里的管线、5639个桩灌水龙头密布在鸦乌山的田间地头。依托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,凤凰村烟叶产业迅速发展,全村实现脱贫致富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凤凰村”。
“乌鸦变凤凰”的美丽故事,正是西南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结出的硕果。
2005年起,作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先声,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南烟区启动。以烟田基础设施、水利工程、机耕道路、土地整治、育苗设施、烘烤工场、烟叶生产机械等为主的烟基建设,迅速改变了当地烟叶生产的落后面貌。“水源充足、田成方、渠相通、沟相连、路配套、旱能浇、涝能排、旱涝保收”,西南烟区以大笔资金的连续投入,实现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“跨越式”发展,带动了现代烟草农业乃至现代农业水平的迅速提升。
2007起,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正式提出,“一基四化”成为西南烟区发展的“主旋律”。除了生产“硬件”的持续强化,西南烟区通过不断推进规模化、提升专业化、发展机械化、促进技术进步等措施,促进烟叶生产要素优化配置。一系列更深层次的改变,相继在各地区发生——
在云南曲靖,麒麟区大梨村村民小组按照“依法自愿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、按股分配、规范管理”的原则,成立大梨树村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,统一经营全村928亩烟田。以合作社为纽带,烟农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,降低成本、共享效益,实现了“1+1>2”的效果。
在贵州毕节,一条专业化服务减工增效的新路子正越走越宽阔。2009年,黔西县成为全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,当年就实现了商品化供苗率100%、专业化机耕服务率40%、专业化采收率20%、专业化烘烤率40%、专业化分级率30%、统一编码运送交售率50%,烟叶每亩用工迅速降低到25个左右。
在四川凉山,田间地头的农药瓶、化肥袋、废农膜不见了,诱蚜黄板、频振式杀虫灯成为烤烟的“新伙伴”,烟蚜茧蜂、七星瓢虫飞舞徜徉,一道由科技织就的“绿色防护网”成为新的烟田卫士。与此同时,“绿肥种植—牲畜养殖—厩肥还田”“烟叶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—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”“烟田地膜回收—再利用生产烟用物资”3条循环发展产业链也在当地成型,走出了一条质量内涵、特色发展、环境友好之路。
在重庆烟区,烟叶种植规模化,让种烟真正从谋生手段转变为致富产业。2013年,重庆烟农户均规模达到28.68亩,烟农户均收入达到7.64万元,先后涌现出黔江麒麟村、酉阳沿岩村、武隆和顺村等众多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职业化种烟村,因烟而富的美丽故事处处可闻。
这是一缕缕阳光,更映射出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;这是一个个片段,更勾勒出一幅催人奋进的美丽画卷。经过现代烟草农业的洗礼,西南烟区已然一片新天地。“田相邻、路相连、渠相通、管相接、利相向、烟农富、家园美、人欢畅、乐融融”,一首流传在烟区的“三字经”,成为西南烟区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。
得益于现代烟草农业扎实推进,西南烟区烟叶质量显著提升,上等烟比例持续提高,特色优质烟叶脱颖而出,为中式卷烟重点品牌提供了更强力的原料支撑。受益于此,西南烟区成为中国烟草产业链举足轻重的一环,烟叶生产“排头兵”“主力军”的地位更加巩固。
提质增效 新篇再续
烟叶稳则行业稳。从1987年的“烟叶抢购”,到1997年的“烟叶大超产”,历史上烟叶生产的大起大落数次危及行业健康发展,留下了惨痛教训。2014年,国家局党组结合历史经验和烟叶库存高企的严峻现实,站在行业全局、发展大局,对烟叶生产作出了战略性部署,并以“三年调控”作为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以此为起点,西南烟区开始主动调减规模,并走上了烟叶生产提质增效的新路。
“大块头有大担当”,西南烟区各省在“全国一盘棋”的思路下,“严”字当头,将“守住红线”作为首要任务,不打折扣、不搞变通、不出偏差。以合同管理为主线,各产区牢牢把握落实面积这个根本,加强生产过程控制,严把合同签订、烟苗供应、烟叶移栽、面积核实、合同收购等关口,确保了调控目标完成。
如果将近年来的烟叶生产比作一曲雄浑壮丽的交响乐,严控规模无疑是其中的“主旋律”,然而,这又并非一曲单声部的“独奏”,提质效与减产量协奏共鸣,奏响了一曲“双声部合唱”。
以调整种植规模为契机,西南烟区优化生产布局、生产主体、生产组织形式、专业服务,围绕全面提质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,推动烟叶生产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”。
特色品种,是烟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张“王牌”。云南烟区积极推动特色优质烟叶发展,“红大”和“K326”收购量逐年上升,成为当地烟叶生产的主要品种。特色化、差异化优质烟叶的推广,让云南烟叶在卷烟配方中更加“不可替代”。
专业技术,是提升烟叶质量和生产效益的“利器”。在贵州烟区,深耕冬翻、膜下小苗深栽、控氮增密、上部叶一次性成熟采收、散叶烘烤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全省遍地开花,促进了烟叶营养均衡、协调发育、品质提升,更起到了减工降本的有益实效。
订单生产,则让烟田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第一车间”。在黔江,有石家基地单元;在巫山,有河梁基地单元;在彭水,有润溪基地单元……近年来,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单元已在重庆遍地开花。以订单为媒介,工商双方的手更紧密地握在一起,实现了“农艺研究到田、收购指导到站、加工指导到厂”,让“渝金香”烟叶品牌名号越来越响亮。
机械化作业,成为烟叶生产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。在2019年的烟叶移栽工作中,四川省攀枝花市局(公司)免费为烟农提供打塘机120台、移栽器400个,节约劳动成本400元/亩。从全省看,12种经过改良的机型完全适应山地生产需求,覆盖烤烟生产移栽、施肥、绿色防控等9个重点环节。全程机械化,正在从一个美好的设想,转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。
“规模化种植、集约化经营、专业化分工、信息化管理”,经过烟草人的持续探索,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,现代化农业的新画卷正在西南烟区缓缓展开。
“减”有力度,“提”有良策,短短几年间,烟叶产销矛盾明显缓解,烟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,优质原料供给能力明显增强,烟农收入明显提升。毫无疑问,正是西南烟区紧紧抓住了烟叶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,在改革中聚焦新问题、寻找新思路、求得新突破,才结出了奋斗路上的累累硕果。
回望,是为了更好地出发;眺望,是为了锚定前行方向。
迈入新时代,西南烟区正蹄疾步稳地落实着“控总量、优结构、转方式、促增收”的工作任务,精心谋划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扬帆起航正当时,奋发有为谱新篇,西南烟叶必将继续香飘华夏,为中国烟草高质量发展打牢原料之基。